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步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即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快速衔接,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升温,更彰显出其国际化进程的坚实步伐。 阅读量:12272
2025年10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与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首单业务落地形成精准呼应。这一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同频共振,并非孤立事件——叠加此前跨境支付基建升级、双边货币合作深化等一系列动态,人民币国际化正以“政策-市场-基建-安全”多维度协同的态势,释放出层次丰富的积极信号,其全球货币功能与地位稳步提升。 阅读量:1406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金融系统增强改革思维、用好改革办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7月以来,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海南银行、苏州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天津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经营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上半年,银行业经营普遍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半年仍需精准发力、积极变革,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展望下半年,“五篇大文章”、深化改革、降本增效、防控风险等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当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反 “内卷式” 竞争专题工作会议,当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响应倡议,一场针对金融行业 “低水平内耗” 的攻坚战正式打响。在利率市场化深化、大型银行下沉挤压、有效需求不足的多重压力下,金融机构的 “内卷式” 竞争已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内部管理 “消耗战”—— 资源困于价格拼杀,精力耗于同质化博弈,活力止于创新停滞。这场战役的胜负,不仅关乎单个机构的生存,更决定着整个金融行业能否摆脱 “规模情结” 的路径依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今年以来,外汇形势复杂多变,风险挑战明显增加。面对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市场顶住压力,运行平稳,表现出较强韧性。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经济数据的例行发布。我们邀请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的还有: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先生,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先生。
在2025年,金融监管系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这些调整犹如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金融监管格局。在这一轮变革中,“70后扛旗、80后崛起” 的现象尤为引人注目,一批年富力强、专业素养过硬的后起之秀走上关键岗位,为金融监管事业注入了全新活力与强劲动力。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为我们洞察当前金融市场状况与预测三季度信贷市场走向提供了关键依据。这份报告详细呈现了各领域贷款的规模、增速及变化趋势,对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金融政策导向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6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2.2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外币贷款余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月末高5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结汇14900亿元人民币,售汇13083亿元人民币。2025年1-6月,银行累计结汇8213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83950亿元人民币。
2025年7月17日至18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南非在德班召开了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这一会议吸引了全球目光,因其讨论的议题广泛且关键,涵盖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金融部门改革和普惠金融等诸多领域,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出席会议并发言,在国际舞台上有力地发出了中国声音。
2025年7月17日至18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南非在德班召开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讨论了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金融部门改革和普惠金融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出席会议并发言。